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大树和小苗的博客

大树在左!小苗在右!生活中的点滴记录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[转载]《29、寓言两则》教学设计  

2013-05-23 09:36:00|  分类: 转载奥秘!2012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29、寓言两则

一、学习目标
  1、认识6个生字,会写13个生字;正确读写“纪昌学射、妻子、百发百中、扁鹊治病、拜见、理睬、肠胃、汤药、医治、无能为力”等词语。
  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联系有关词句,体会人物的想法,懂得无论学习什么技艺,都要“练好基本功”和“要防微杜渐、听取别人正确意见”的道理。
  3、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,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。
   
二、教学重难点
  1、了解课文内容,理解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的经过。
  2、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。
   
三、课时安排2课时。
   
四、课前准备:

  1、查阅有关扁鹊的资料。
  2、多媒体课件(出示相应的句子)


第一课时《纪昌学射》

一、谈话引入,读题质疑
  1、同学们,还记得《惊弓之鸟》故事中的更赢是怎样一个人吗?(他不仅是射箭能手,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。)今天,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。他们是谁呢?箭法又如何呢
  2、板书课题《纪昌学射》,学生齐读。(“昌”读成
chāng,注意翘舌后鼻韵;“昌”与“帽”的右边区别。)
  3、读了课题,你想知道什么(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纪昌跟谁学射箭?怎样学射箭?结果学得怎样
    
二、讨论交流,朗读课文
  1、请你带着要了解的问题自读课文,勾画出有关句子。
  2、小组讨论。
  3、汇报交流
  ⑴ 纪昌跟谁学射箭
 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。有个叫纪昌的人,想学习射箭,就去向飞卫请教(请教请求指教)。 
  ⑵ 纪昌怎样学射箭完成填空纪昌(  )学射或者纪昌学射(  )。
  纪昌(认真)学射、纪昌(刻苦)学射、纪昌学射(很用功)、纪昌学射(很有毅力和恒心)、纪昌学射(不怕辛苦)……
  师从哪些地方看出纪昌学射不怕辛苦,很有毅力和恒心(引导学生抓第二、三自然段中的重点句理解。)
  飞卫让他练眼力(眼力视力),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,一眨不眨,后练把极小的东西,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,纪昌都照做之后,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、放箭。
  纪昌回家之后,就开始练习起来。妻子织布的时候,他躺在织布机下面,睁大眼睛,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(穿梭像织布的梭子一样来回活动,形容来往频繁)。
  师现在把你手中的笔拿起来当梭子,在眼前来回晃动,请你睁大眼睛注视着它。你有什么感受
  时间不能太长,否则,眼花缭乱。 
  师看来,纪昌真的是很辛苦。
 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。回到家里,又开始练习起来。他用一根长头发,绑(绑
bǎng,注意后鼻韵)住一只虱子,把它吊在窗口。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,聚精会神(聚精会神形容专心致志,精神高度集中)地盯着它。
  师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,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
  (万丈高楼从地起,飞卫先让纪昌练眼力,其实是在练习基本功)
  师这些句子(第二、三自然段)该怎么读好呢
  一是读好老师飞卫的话,要读得清楚明白。二是要读好纪昌的做法,通过“躺”“睁大”“注视”“每天”“聚精会神”“盯”等词语,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。三是要读出纪昌练习眼里取得的非凡成绩──就是有人用针刺(刺
cì,注意平舌;“刺”左中不封口)他的眼皮,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;那只小虱子,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,练到后来,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,要读出夸张的描写。
  ⑶ 结果学得怎样
  后来,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。
  师纪昌为什么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
 (因为纪昌勤学苦练,很有恒心和毅力;练好了基本功。)
 
   三、总结课文,揭示寓意
  1、此时,你想说点什么吗
  2、学生汇报,教师小结
  《纪昌学射》告诉我们学习本领,绝不是简单的事,不仅要练好基本功,还要有决心、毅力和恒心。
  3、用“要想掌握……,就要……”的句式写几句话。(学生练笔)
  4、学生交流

要想掌握射箭本领,就要先练眼力。要想掌握骑车本领,就要……;要想掌握滑冰本领,就要……;要想掌握操作电脑本领,就要……;要想掌握……,就要……。

四、作业设计
  1、将下面的技能与基本功搭配练线
    射箭    练腕力。
    唱歌    练基本招式。
     书法    练眼力。
    武术    练丹田之气。
  2、我认为纪昌能成为百发百中的神射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板书设计:

                纪昌学射

           练眼力──开弓放箭──百发百中

           基本功恒心、毅力

 

第二课时《扁鹊治病》

一、故事引入,激发兴趣
  1、导语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,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著名人物──黄帝时代的名医扁鹊。
  2、关于扁鹊,你知道些什么(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)。
  教师补充或者课件播放扁鹊的故事原是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名医,古代统称名医为扁鹊。本文所指的扁鹊,真名秦越人,战国时著名医学家的医学家,不仅精于内科,而且精通妇产科、小儿科、五官科等。相传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,创造了望、闻、问、切四大诊法,被中医沿用至今;尤其擅自望诊和切诊。扁鹊每到一地,都注意了解当地的习俗和多发病、常见病情况,为百姓解除病痛。有一次,扁鹊和弟子子阳、子豹等人路过虢国,虢太子恰好患病,病得很厉害,人们都以为他死了。为此,全国正举行大规模的祈祷活动,把国家大事都撂在一边。扁鹊得知后,前去为虢太子医治。扁鹊告诉国君,太子患的是“尸厥”(类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。于是,扁鹊叫弟子子阳磨制针石,在太子头顶中央凹陷处的百会穴扎了一针。过一会儿,太子就苏醒过来。接着,扁鹊叫弟子子豹在太子两胁下做药熨疗法。不久,太子就能坐起来。再服二十天的汤药,虢太子就完全恢复了健康。从此以后,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“起死回生”之术。晚年时,在秦国为秦武王治病,受太医令李醯忌妒,被李派人杀害。两千多年来,扁鹊一直受到人们的怀念和敬仰。
  3、听了这个故事,你有什么感受
  4、引入

  就是这个神医扁鹊,与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,被人们广泛传颂。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《扁鹊治病》。
    
二、自学课文 学习字词
  1、初读课文,把课文读通顺、读正确。
  2、学习生字
  ⑴ 字音重点的是
   “肠”读成
cháng,注意是翘舌后鼻韵。
  
“烫”和“汤”都是后鼻韵。
  ⑵ 分析对比记忆字形

  “肠、烫、汤”的字形;睬:右半部撇下不要写成“米”;蔡“祭”的第五笔是“フ”第六笔是捺。
  ⑶ 学生质疑,全班讨论理解字(词)义
  一声不响一点声音也没有。  
  理睬理会。
  缚搽上,涂上。   
  无能为力没有办法,无可奈何。
   
三、再读课文,了解大意
  1、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?都说了什么?结果怎么样
  2、在自己不懂的地方打上“”,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下自己的体会。
    
四、细读课文,理解内容
  1、检查学生朗读课文情况。
  2、回答思考题,同时指导朗读
  ⑴ 扁鹊四次见蔡桓公,结果蔡桓公病死了。
  ⑵ 每次见蔡桓公,都说了什么?蔡桓公怎么回答?当时双方分别会想些什么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。(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读来读。扁鹊的话要诚恳耐心,蔡桓公的态度要有变化)
  如扁鹊第二次来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?第三次呢?第四次呢
    “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,没有理睬他”。他心里会怎么想
    “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。”他心里会想什么
    “蔡桓公觉得奇怪,派人去问他。”蔡桓公会怎么想,怎么说
     “蔡桓公浑身疼痛,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。”此时浑身疼痛的他,又会怎么想呢
  3、抽学生讲课文的主要内容。
  4、交流学生的疑问
  扁鹊是有名的神医,蔡桓公怎么会不相信他?明知蔡桓公不相信,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、再而三地去说?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,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
  教师小结

  蔡桓公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有病,所以不相信扁鹊的话;而扁鹊出于医生的医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,当他觉得自己无法治疗时,跑到秦国,是出于自己安全的考虑。
   
五、总结全文,揭示寓意
  1、蔡桓公怎样才不会死呢?本来是皮肤上的小病,怎么会要人命呢
  (尊重医生,有病及早医治。讳疾忌医才让蔡桓公丧失了生命)
  2、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
  教师可适时点拨,使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,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,不能固执己见等道理。

六、作业设计
  1、填写下列表格

时间

扁鹊

蔡恒公

医理

有一天

 

  我的身体很好,什么病也没有。
 

 

过了十来天

 

 

  发展到皮肉之间,用扎针的方法可治好。

十来天后

  病以发展到肠胃里,再不治会更加严重。

 

 

又过了十几天

 

  觉得奇怪。

  深入骨髓只能等死,医生无能为力。

 

  跑到泰国去了。

 

  2、如果能够跨越时空,你想对蔡桓公和扁鹊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。题目可用《扁鹊、蔡桓公,我想对你们说》。
板书设计:

               扁鹊治病
           扁鹊(请治)  蔡桓公(讳疾忌医)
           皮肤小病    不信
           皮肉之间    不高兴不理睬
           肠胃      非常不高兴
           病入膏肓    浑身疼痛—病死
           (防微杜渐、听取别人正确意见)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99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