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大树和小苗的博客

大树在左!小苗在右!生活中的点滴记录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孩子缘何热衷”妖魔鬼怪书”?  

2013-05-08 22:13:35|  分类: 知识城堡!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  恐怖小说,故事情节跌宕起伏,恐怖气氛浓厚,读之毛骨悚然。既让人有点不想看又有点舍不得。虽说心里恐惧,但也不免为妖魔鬼怪的结局而赚一把汗,似乎让人在死亡地域,魔鬼城里与怪物为伍。入情入境地搏斗一番,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,在作者虚构的情景中,自己似乎以融合在妖魔鬼怪之中,成为勇敢的精灵,有时也因为胆怯而竭力逃避魔鬼的张牙舞爪的追踪。有时因为魔鬼的诡异而让我们无法逃脱。直到额头渗汗珠,手心冒汗,心情紧张欲要呐喊,外界的响动惊醒自己,才知在读一本恐怖小说。这种刺激,有趣味的小说,起来不免吸引人让人入胜。作为成人都喜欢去读这样的小说。更何况对于对万事万物非常感兴趣的小孩子。那么,究竟什么使孩子对妖魔鬼怪方面的书感兴趣呢!笔者认为:孩子热衷于读恐怖小说,理由非常的简单,那就是刺激,有趣,吸引人。

  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,我们也不难从另一个层面看出,孩子不仅仅是从书中寻找刺激,更为重要的是,孩子们活动的范围趋向于狭窄,出现一种空巢现象,孩子在学校期间有老师和同学相伴,有说有笑,又跳又唱,显得格外活波,而回到家中,便显得寂寞无聊。更多的家庭也不会一直陪孩子玩或者谈心的,这点情有可原,毕竟家长们还有自己该做的事情,久而久之,导致孩子只能自娱自乐,自然产生寻找刺激来打发无聊的时光,这就是家庭鸟笼式教育的结果。

  现在的孩子不再像我们过去那样,放学之后,可以背上背篼到山坡上寻猪草,可以放羊,放马,放牛。在空旷的天地里大喊大叫,在草地上随意打滚,骑牦牛,做游戏,或者静静地躺在山坡上眼望蓝天白云,让天真的梦想尽情地在飘荡。什么可以想,什么可以不想,无忧无虑地和同伴畅谈各自的理想。

  直到夜幕降临,村庄里的煤油灯点起的时候,我们在山坡上你呼我唤,相约一起,才有说有笑踏着暮色归家。现在这样的环境少了,这样的情景没有了。现在的孩子放学一回家,就爬在桌子上写作业,即使玩耍也是在自家的楼房内或者庭院玩耍,很少有伙伴一起大喊大叫,说笑。更多的是看电视,要么就是玩些积木,要么就是弹弹家长精心准备的钢琴,要么就是画画,反正一切围着学习而转。偶见发现冒险之类的小说,如饥似渴地捧读起来。再者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于是戏禁止孩子去玩网络游。(当然笔者不赞成孩子去玩游戏)很少让孩子去看电视。孩子本来对事物是非常敏感的,即使小小的蚂蚁搬家,他们还是认真地仔细地去观察。这就是儿童的天性。在一切权利被家长和学校垄断的情况下,在“学习是第一位”思想教育制约下,孩子为了释放心中寂寞,满足自己探究欲望,他们便有对小说产生依赖心理,从中寻找刺激和快乐。

  我们知道对神秘事物拥有好奇心,是每一个人的天性,更何况求知欲极强的儿童,那就更不例外了。他们对大自然了解甚少,他们对人情世故陌生,他们的迫切需要心灵的安抚,需要刺激满足他们的心理,在好奇心的驱使下,孩子喜欢阅读恐怖小说就理所当然了。

  孩子阅读恐怖小说的利与弊:

  益处: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,可以积累词汇。在以后写文时可以理清思路。积累题材;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自信心;激发他们的求知欲,锻炼他们的胆量和勇气。

  弊端,孩子们的毕竟年龄小,认知能力差,容易受到惊吓,产生一种对黑夜的恐惧,容易在睡梦中惊厥。

  对家长的建议:

  家长不要完全去否定恐怖小说的是是非非,应该根据孩子的性别和性格特征和心理承受能力,进行正确的引导,选择适当的书让其去阅读,决不能采取强制的手段遏制孩子阅读。更不能因为恐怖而加大恐怖的渲染力度,越是这样,孩子越想探究妖魔鬼怪究竟是什么样子。如果因噎废食,禁止孩子去阅读恐怖小说,那么我们是不是又一次将成人的思想附加给孩子了?当然,如果是血腥暴力方面的小说,还是坚决禁止孩子去阅读。

 

 (摘自于——文/李军会)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09)| 评论(4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